推进西咸一体化 为陕西追赶超越提供战略支撑
来源:陕西日报 编辑:陕西中小企业服务网 浏览量:749次 时间:
支持西咸新区加快发展、推进西咸一体化,是省委、省政府推进大西安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。随着政策利好的不断推出,西安、咸阳两地的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加速流动,激发出新的发展活力,对于我省加快发展枢纽经济、门户经济、流动经济具有重要作用。省两会期间,本报记者专访了省政协常委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迎军,深入了解我省推进西咸一体化的历史背景、发展现状及未来打算。
记者:西咸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什么?
刘迎军:西安与咸阳都属于千年古都,两市的市中心相距不到30公里,人文相亲,渊源颇深,有着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。从时间节点来看,早在2002年,西安和咸阳两市政府就推进两地经济一体化初步达成共识,提出共同建设“西咸经济圈”,在两市逐步实现市场同体、规划同筹、交通同网、产业同步等“八同”。2009年,国务院批复颁布了《关中—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》,提出“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,建设大西安、带动大关中、引领大西北”的战略部署,这是从国家战略层面,对西咸一体化的肯定。
从政策支持方面来看,为推动西咸一体化发展,2010年,我省在西安与咸阳相接部分成立了西咸新区,规划面积882平方公里。2014年初,国务院批准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。随着两座城市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不断加深,体制机制不顺、空间布局不优、利益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凸显,为此,2017年初,省委、省政府出台了《关于促进西咸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意见》,决定由西安市整体代管西咸新区,西咸新区托管辖区内经济社会管理事务,西咸一体化迈出了新的步伐。
记者:在推进西咸一体化过程中,省上有哪些更为细化的政策举措?目前的成效如何?
刘迎军:为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举措,2017年7月,省政府出台了《关于深入推进西咸一体化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着力推动“城乡规划一体、产业布局一体、基础设施一体、社会管理一体、公共服务一体、创业就业一体、环境治理一体、政策保障一体”,其目标就是到2020年西咸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,大西安城市竞争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位显著提升。
从目前的推进情况来看,西咸一体化的成效也在逐步显现。一年来,在各级各部门大力推动下,西咸新区已全面承接了辖区内97万人口,600多个部门、近万名行政事业人员的划转和管理工作,经济社会管理职能运行基本顺畅,发展活力明显增强。2017年,西咸新区共引进百亿元以上项目9个、十亿元以上项目47个,招商引资同比增长70%以上,各类市场主体增长75%以上。西咸一体化发展步伐也显著加快,《大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》已经编制完成,连接西安、咸阳的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和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加快建设,西安、咸阳两市初步实现了交通卡互联互通,一体化基金正在加速设立。
记者:推进西咸一体化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里?下一步的着力点又在哪里?
刘迎军: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,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、加快追赶超越的重要体现,也是落实“五新”战略任务、优化城市间要素配置、实现互利共赢的具体实践。下一步,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深入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,加快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,为新时代陕西加快追赶超越、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